在法律行业当中,长三角地区有一群法律人,他们参与了一场演说,在这场演说里,他们展现出了使命担当,不仅提出了法律问题,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,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关注。
PLUS演说会简介
PLUS演说会是在2015年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团委发起的,它的名字来源于PRO、LEGAL、UNIVERSAL、SHARE的首字母,有着专业、法律、大众和分享的含义,这个平台为法律人提供了表达观点的契机,并且旨在通过通俗有趣的表述让法律思想广泛地传播开来。
打破监管思维
于爽作为法律人给出建议,要打破原来的思维模式,把法律监管变成有“前瞻性、互动性、体验性”的过程。一旦发现监管方面的“痛点”和法律方面的“诉求”,就得立刻展开研究、进行论证并给出反馈。这种主动和“新物种”较量的态度,显示出法律人对新时代变化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的应对措施。
信息共享观点
吴昉昱是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助理,他还是法学博士,他指出个人信息具有使用价值和财产价值,它是人格权的载体,他认为个人信息共享是未来的趋势,不能因为有问题就停止,而应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信息共享与信息保护,这为个人信息保护这一重要法律问题提供了新视角。
大数据隐私问题
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有位检察官助理,名叫杜华莎,她谈到了大数据杀熟与大数据爱熟现象,她指出这些现象利用的是我们的个人数据,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让渡生活和隐私来成全商业模式,杜华莎期望法律人能把数据权落实到法律层面。
前沿话题探讨
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有个叫鲍兆兴的法官助理,他在一个喜欢前沿话题的舞台上探讨了相关法律问题,虽说法律专业性使得这个舞台上的演说存在知识门槛,可参与演说的法律人积极思考,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,展现出他们对新兴法律问题的关注。
演说形式思考
演说会创始人李则立称,希望借助通俗有趣的办法,让法律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。昆山市人民法院政治部科员刘博认为,这种演说形式是学习的倒逼机制 。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法官吴瑛指出,法律人的思维严谨,专业术语多,得考虑让外人能理解 。这表明演说会不仅是表达观点,还在推动法律人的交流与成长 。
你是否赞同这些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对信息共享的看法?你是否赞同这些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对隐私保护的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而且别忘了给本文点赞,别忘了给本文分享!